機械密封冷卻及沖洗方式,是產品使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要點,但是很多用戶雖知道這項操作,但是并不了解具體的操作要點,所以下述就對其就進行詳細的介紹。
由于端面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摩擦熱,從而使摩擦副環溫度升高。同時,如果密封介質本身溫度就較高,那將使摩擦副端面始終處于很高的溫度下運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采取沖洗冷卻措施就會使:
(1)端面間液膜蒸發而發生干摩擦;
(2)由橡塑材料制造的輔助密封圈會發生老化、龜裂以至失效;
(3)加速密封介質對密封零件的腐蝕作用;
(4)動、靜環變形;
(5)端面磨損加??;
(6)端面漏泄嚴重。
由此看來,對密封件用沖洗油和冷卻水是為了降低摩擦時的溫度,保證摩擦面之間有一層完整的液膜,減少摩擦損失,降低功率消耗,保證液膜不因高溫汽化而被破壞。所以密封件的沖洗冷卻措施是保證密封件具有良好密封性能和長久使用壽命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常見機械密封沖洗、冷卻見下
向雙端面或單端面密封的高壓側部位直接注入液體稱“沖洗”。一般泵均應進行沖洗,尤其是輕烴泵更應如此。沖洗的目的是為了密封、冷卻和潤滑:
(1)密封密封腔內通入與介質相容的液體外循環) ,從而達到:防止高溫、有毒及貴重介質從泵軸漏出;防止含有固體顆粒的介質漏入密封腔內,磨損密封面;防止易汽化結冰的介質如液化氣)漏入密封腔內產生氣體,造成千摩擦而磨損密封面;防止易結晶的介質漏入密封腔內,因冷卻形成結晶而磨損密封面;在負壓下,防止空氣和沖洗液漏入泵內。
(2)冷卻防止高溫介質進入密封腔內;導走動環和靜環工作時產生的摩擦熱。
(3)潤滑保持密封面之間有一層液膜起潤滑作用。
1、自沖洗
特點:以被密封介質為沖洗液,由泵出口側引出一小部分液體,向密封端面的高壓側直接注入,進行沖洗,然后流入泵腔內。
用途:適用密封腔內壓力小于泵出口壓力,大于泵進口壓力,介質溫度不高溫度≤80C),不含雜質的場合。
2、外沖洗
特點:另用一種沖洗液,沖洗液應為:
(1)清潔,不含固體顆粒的無腐蝕,溫度較低(通常40"C)。
(2)具有一定的潤滑性,不影響工藝產品質量。
(3)在操作條件下不易產生汽化。
用途:用于被密封介質溫度較高,容易汽化以及雜質含量較高的場合神洗液壓力要比密封腔內介質壓力高0.1~0. 2MPa。
3、循環沖洗
特點:借助于密封腔內葉輪使密封圈內的液體進行循環。帶走的熱量為機械密封產生的熱量、與自沖洗比較,冷卻水消耗少。
用途:由于泵內葉輪揚程小,因此適用于泵進出口壓差小的場合。